Monday, November 17, 2014

103524006_陳宥齊_Synchronous Learning

 103524006_陳宥齊_Synchronous Learning

  在這幾週的課程,以及我的團體報告、個人報告都與同步/非同步學習有關。讓我清楚了解這個名詞的定義以及應用。

  同步與非同步學習的學習平台其實都已經使用蠻多年的,可是以台灣的環境上使用這些平台的機會好像不是非常多,我自己本身比較沒有實際接觸過,然而從老師的課程中,或是論文不外乎都是強調一些學習的效率,或是教學、社群、自我認知的存在感等等...

  我認為同步學習必須要與非同步學習是一起並用的,這樣才能達到更大的效益,或是可以整合成一個更大的系統環境。然後在同步學習平台的方面,在同學之間課後的交流或是訊息的傳遞,大家好像還是習慣用自己的社群軟體。其實在論文的一些評論裡,也有學生指出希望能整合一些像是FB或是Google等軟體一起配合同步學習。

  這也讓我體會到要如何推銷同步學習平台的環境,使得在我們學習當中更泛用,讓學生、教師覺得好用、實用。否則如果只是為了某些課,或是老師的規定達到同步學習,我覺得對學生效益是不大的。

  以課堂中撥放的教學影片為例,同步教室裡的一些功能,在普通的教室其實也可以達到,那為什麼我們要使用網路同步教室? 是為了用而用,還是說真的能讓同學提升學習效率。所以我相信只要好好的規劃應用方法、以及教材的設計,應該是可以達到一些傳統學習,或是只有單純的非同步學習來得好且有效的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