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January 6, 2015

103524008 陳軒竹 mobile learning心得

http://elearning.rad.gov.tw/fet/home/viewarticle/15252903
網際網路的興起,改變了學習的方式,也帶來了便利的生活。但是大部分資訊服務與知識仍是透過電腦(桌上型或是筆記型)來傳遞,與期待無所不在之數位學習尚存有落差。因此,即使是小如像華碩ePC 這樣的超小筆電,我們仍然無法隨時隨地的帶在身邊,也不可能讓它時時處於運作狀態。這使得數位學習儘管號稱可以在任何時間、任何地點從事學習,但是這種Anytime and Anywhere 的方便性,目前而言還是有所侷限的。除非,我們能將這些網路上的學習活動透過手持裝置(智慧型手機、PDA)來實現,這樣的「行動學習[1]」環境才可算是真正的無所不在。
在遠距教學(Distance Learning)的發展歷程中,由早期的電視教學、近期的數位學習(E-Learning),至目前因無線網路的普及與速率的提升(主要指3 G),而使得行動裝置的功能日新月異且其價格日益平民化,促成了「行動學習」這個新型態之學習方式。
在介紹「行動學習」之前,必須先釐清「數位學習」與「行動學習」間的差異。「數位學習」(E-Learning)是使用電腦,透過網路(有線網路或是Wifi)進行的一種學習方式。這種學習方式下的學習者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,並且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;更重要的是學習的內容具有大量的互動。至於「行動學習」(Mobile Learning, M-Learning)則是使用如智慧型手機(Smart Phone)這樣的行動載具,經由全球行動通訊網路系統(UMTS,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)與學習平台進行連結與溝通,創造出一個隨時隨地皆可以取得內容或進行溝通的環境。
新型態學習方式中,常見的一個錯誤觀念是把行動學習認定為:以手持裝置取代電腦,作為數位學習的工具。事實上,這個觀念已經導致行動學習之認知完全走樣。真正的行動學習是:當媒體(media)不同時,內容的呈現方式就不一樣,就如同樣是新聞節目,廣播電台與電視台呈現方式就不同。行動裝置擁有絕佳之可攜帶性,因此能夠「無所不在」!但是它也受限於體積(螢幕尺寸)以及運算能力,使得手持裝置的閱讀舒適性是無法與電腦(無論是筆電還是桌上型)相比。所以,行動學習絕對不是在手機上看一般的數位學習的課程。正確的作法是,數位學習平台(LMS)及內容管理模組,與行動資訊發送伺服器整合,將學習者所需要的內容(這個內容可以是使用者自行選擇的,也可以是系統自動產生的),以推(push)的方式,主動送到學習者的手持裝置。這些內容,不是直接複製於數位課程,而是經過篩選的,例如,在數位學習時,我們可能在電腦前讀一整篇英文文章;但是在行動學習時,我們可能只是把這篇文章中的生字或是片語傳到學習者的手持裝置,此一「行動學習」模式示意圖綜合呈現與說明如下:
在圖中,學習者用電腦或行動裝置連上網際網路,在數位學習管理平台(LMS/CMS)註冊與訂閱行動學習課程,透過內容管理/篩選伺服器擷取行動學習內容資料庫之學習內容;然後,傳送所取得的內容到行動資訊發送伺服器,主動將內容「Push」至學習者的手持裝置。
行動學習讓學習可以不間斷,學習效果可以有顯著提升。
但前提是要有access point,否則一切只是空談而已罷了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