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主要在述說以「教學存在」的分析架構為工具,幫助學生反思自己的貢獻和整個網路討論的歷程,以培養主動參與網路學習社群所需具備的技能和知識。
且運用線上同儕教學建構網路學習社群的教育價值,且營造網路學習社群合作學習的氣氛,來強調教師引導線上討論的技巧可以提升整體效能
此研究也透過學前問卷調查,做設計,然後再每四週給學生做不同的問卷。中間不外乎使用網路學園學習平台、教學媒體等來做相關議題的網路討論。
作者指出結果為專題式學習促進主動學習,強化知識應用,而同儕教育使研究對象由學生角色轉變為教師,迫使他們學習教學設計與規劃。
論文中還有指出一些教學研究者的反思,而我自己認為網路平台結合網路學習社群固然是好事,但是如何正確地運用,還有如何真正的套用在學生的課程中才是重點。
以現今的網路教學平台為例,學生在線上討論的過程中鮮少使用,通常還是以目前最流行的臉書來進行討論,這其實中間牽扯出許多問題,包含教學平台的泛用性,以及學生是否願意使用此平台,或是只是老師規定而去使用,或是為了作業分數交差了事,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,而臉書雖然是一個不錯且完善的社群軟體,但如果拿來作為教學討論區來使用,中間還是有許多不太適合的部分。
在這幾週的Social Networking,我了解了這些平台的優缺點及特點,而我自己相信如果好好規劃的話,網路教學平台是一個有效率的工具。
資料來源 : http://www.airitilibrary.com/Publication/alDetailedMesh?docid=16847679-200304-201307260015-201307260015-119-141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